发布日期:2025-09-03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餐饮业态日趋多元、供应链不断延长,传统的“人海战术”和“突击检查”模式已难以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全面、及时、精准管控。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餐饮服务消费者投诉量超过25万件,其中食品安全类投诉占比显著。面对复杂严峻的监管形势,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的转变,已成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亟待破解的核心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戈子科技推出的智慧餐厨食安解决方案,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把打开“智慧监管”新大门的钥匙。该体系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通过对餐饮后厨的温度、湿度、消毒设备运行状态、虫害活动等多项关键指标进行7×24小时实时监测,构建起一套覆盖“环境—设备—行为”的全方位感知网络。
具体而言,系统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冷链仓储环境的温度数据。一旦监测到食材冷藏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如4℃以上),系统将立即触发自动告警机制,并通过移动App、短信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异常信息推送给餐饮单位负责人及辖区监管人员。同样,当消毒柜未按规范开启、或运行时间与强度未达标准时,系统也会实时记录并发出提醒,从而有效杜绝因设备操作疏漏带来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这一智能监管模式真正实现了从事后溯源处置向事前风险防范的根本转变。
以某省推行智慧食安系统的实践为例,自系统上线后,该省餐饮单位因储存温度不当导致的食品变质事件同比下降43%,预警有效处置率达到95%以上,监管人员可在风险萌芽阶段迅速介入、提供指导,显著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不仅如此,戈子科技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聚合与分析能力。系统长期运行所积累的海量数据经过智能算法清洗与建模,可自动生成区域食品安全“热力图”,直观呈现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风险分布与变化趋势。
例如,系统可识别出夏季哪些区域更易出现微生物超标,或在节假日期间哪些餐饮类型存在较高操作违规风险,从而帮助监管部门实现靶向监管、分级响应,使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于高风险单位与关键环节,极大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与效能。
从“明厨亮灶”到“智慧厨房”,戈子科技的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监管流程的数字化重构,更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向智能化、精细化迈出坚实一步。它真正让监管变得“看得见”——通过数据可视化清晰展示风险动态;“管得住”——依托实时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有效控制风险;“查得清”——借助完整的数据追溯链实现责任认定与根源分析。
可以预见,以数据为驱动、以智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正在全国多地加速落地。它不仅是技术应用的一次升级,更是监管思维与体系的重要变革。
未来,随着5G、区块链、AI识别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智慧食安还将拓展至供应链管理、从业人员行为识别、食源性疾病预测等更多场景,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建更加坚固的数字化防线。
2021-04-13
2021-03-01
2020-12-03
2020-12-02
2021-04-16
2025-09-03
2025-09-03
2025-09-02